瑞士队世运会双线夺金:定向首金 + 拔河逆转夺冠
在 2025 年成都世运会的赛场上,瑞士队以双线告捷的强势表现成为焦点 —— 既有选手在定向越野中摘得赛会首金,又有团队在拔河项目中逆转强敌夺冠,展现了瑞士体育在小众项目中的深厚底蕴。
一、定向越野:首金诞生的 “地图传奇”
8 月 8 日,成都东部新区的定向赛场诞生了本届世运会首枚金牌。瑞士选手里卡尔多・兰坎(Riccardo Rancan)以 45 分 22 秒的成绩率先冲线,在男子中距离项目中力压意大利名将弗朗西斯科・马里亚尼。这位本职是机器人软件工程师的选手赛后难掩激动:“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时刻!中距离并非我的强项,但我在训练中特别强化了复杂地形的读图能力。” 他透露,为适应成都湿热的气候,团队提前两周抵达进行实地模拟训练。
兰坎的胜利延续了瑞士在定向运动的传统优势。自 2001 年该项目进入世运会以来,瑞士队已累计斩获 10 枚金牌。次日,他的队友西蒙娜・埃伯索尔德(Simona Aebersold)在女子中距离项目中再下一城,瑞士队单日包揽双金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兰坎在 11 日的混合短距离接力赛中与队友配合默契,以领先瑞典队 1 分 30 秒的优势再夺一冠,展现了瑞士定向队 “全能型” 的战术体系。
二、拔河赛场:混合团队的 “力量美学”
8 月 11 日,东安湖体育公园中央广场的拔河比赛掀起高潮。瑞士队在混合 580 公斤级决赛中以 3:0 横扫比利时队,将金牌收入囊中。这场胜利来之不易 —— 半决赛中,瑞士队与意大利队鏖战三局才惊险晋级,而决赛中面对曾击败德国队的比利时队,瑞士队采用 “前压式” 战术,通过精准的发力节奏瓦解对手。
值得关注的是,夺冠功臣埃琳娜・贝尔(Elena Beier)在本届赛事中已是 “双料选手”:她此前刚在女子 500 公斤级比赛中摘银,此次与男队员搭档实现了金牌突破。“我们在训练中特别强化了男女队员的力量协同,” 贝尔透露,“每次发力时,男队员会承担 60% 的拉力,女队员则负责保持重心稳定。” 这种科学分工让瑞士队在对抗中始终保持队形不乱,最终以绝对优势锁定胜局。

三、瑞士体育的 “小众突围”
瑞士队的亮眼表现,折射出该国在非奥项目上的战略布局。以定向越野为例,瑞士不仅拥有完善的青少年培养体系(全国超过 500 所学校开设定向课程),更通过 “体教融合” 吸引高学历人才加入 —— 兰坎的队友中,既有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博士生,也有职业建筑师。这种 “智力 + 体力” 的组合,让瑞士在需要精密计算的定向项目中始终占据优势。
在拔河领域,瑞士则依托传统工业强国的技术优势。团队配备了压力传感器和动作捕捉系统,通过数据分析优化队员站位和发力角度。教练组透露,此次夺冠的混合阵容经过半年的 “动态平衡训练”,每位队员都能在 0.1 秒内根据对手力量变化调整姿势。这种科技赋能的训练模式,让瑞士队在面对欧洲劲旅时仍能保持稳定发挥。
四、对手与传承:赛事背后的故事
比利时队在拔河决赛中虽败犹荣。他们在半决赛中以 3:1 战胜德国队,展现了比利时在该项目的崛起势头。德国队则通过数月集训提升实力,队员劳伦斯・穆尔(Laurence Murr)直言:“成都的比赛氛围是我经历过最棒的,这里的观众让我感受到拔河运动的独特魅力。” 这种跨国交流,正是世运会 “超越奖牌” 的精神内核。
而在定向赛场,斯洛伐克选手特雷扎・斯梅利科娃(Tereza Smelikova)获得银牌,创造了该国在该项目的历史突破;加拿大选手维加德・贾维斯・韦斯特加德(Vegard Jarvis Westergard)则成为北美首位世运会定向奖牌得主。这些 “黑马” 的涌现,让瑞士队的胜利更具含金量 —— 他们不仅战胜了对手,更推动了项目的全球化发展。
zoty中欧注册登录,zoty中欧APP,zoty中欧平台,zoty中欧官方网站五、成都记忆:赛场外的温情
瑞士队员们对成都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兰坎称赞赛事组织 “严丝合缝”,尤其是赛场保密措施让所有选手站在同一起跑线。贝尔则表示,成都的美食和热情市民让团队迅速融入当地:“我们在训练间隙尝试了火锅,虽然辣到冒汗,但这种体验太难忘了!”
当颁奖音乐响起,瑞士队员们在领奖台上举起五星红旗向观众致意 —— 这既是对东道主的感谢,也是对本届世运会 “和合共生” 主题的呼应。从定向越野的山林穿梭到拔河赛场的力量对决,瑞士队用两枚金牌诠释了体育的多元魅力,更在成都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竞技传奇。